金笔流光迎远客,田园鼓乐赶墟集。
1月7日,陆丰市桥冲镇溪碧村金笔广场人头攒动,一片热闹气氛。上午9点30分,随着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一声:“我宣布,陆丰‘乡村文化集市’开市!”陆丰以“金笔流光·人文荟萃”为主题的首届“乡村文化集市”活动拉开帷幕。
据悉,该市此届“乡村文化集市”活动为期三天,由省乡村振兴局、《南方》杂志社指导。
该市举办此届文化集市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挖掘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蕴,让更多元化的文化活动走进乡村、丰富老区群众生活,传承红色传统文化,涵育现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文化“活”起来。活动分“文化板块、非遗板块、乡村板块和红色板块”,以“文化名人讲堂、书画展览、非遗展演、农产品交易会、特色美食烹饪技艺展示、乡村振兴故事会、野炊露营、沉浸式主题党建”等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游客,让游客近距离了解陆丰乡村文化,切身感受陆丰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魅力。
游客在党建驿站体验沉浸式红色主题教育。
溪碧村位于陆丰市桥冲镇西南端,是陆丰市乡村振兴“浪漫荷香”景观示范带的精品景点、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溪碧村所在的“浪漫荷香”示范带主线南起碣石镇桂林村,北至陂洋镇芹洋村,途经碣石、桥冲、博美、八万和陂洋5个镇,示范带建成后直接受益人口约15万人,辐射带动人口约40万人。记者现场发现,没到一年的时间,该示范带沿线的乡村面貌和乡风民风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了不少生动的乡村振兴好故事。据介绍,2019年8月12日《南方》杂志和《南方日报》同时在重要版面推出《笔从溪碧来》特别报道,形成了强烈的红色冲击波。为更好地赓续党的红色基因,学习党的红色历史,践行带领人民实现富裕的使命,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老区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感受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省扶贫办、《南方》杂志社领导多次深入溪碧村调研指导,省扶贫基金会率先投入850万元支持建设溪碧红色村;该市也高度重视,积极配套资金,投入溪碧村建设资金1850万元,先后修建了以周恩来总理的金笔为主题的金笔广场和他治病居所旧址,还融入各种党建红色主题元素,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和体验接待馆,让游客缅怀先烈,沉浸在先辈们于革命时期艰辛奋斗的历史中……再搭配游客休憩走廊、休憩小花园,使之兼顾红色教育与旅游观光。
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二级巡视员程文章在现场高兴地告诉记者,“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而乡村文化集市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创新。乡村振兴方面,陆丰市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尤其是陆丰抓示范带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很有影响力的。”
记者在集市“文化板块”的文化名人讲堂、书画摊位看到,来自棋艺界、书画界的文化名家、大师已经纷纷秀出自己的“拿手绝活”,或在挥毫泼墨,或在下棋对弈,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书画摊位,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纪光明等有求必应,为前来围观求字的群众挥毫送“福”。南方日报社原社委黄峨则与当地的书法家们一起为现场游客书写春联,不一会儿,摊位前也排起了长队……据悉,当天,许钦松还专门现场教学,开展“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陆丰专场”,为来自该市中小学校的30名乡村美术老师讲授《美术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让学员们灵感迸发、收获颇丰,对乡村美术有了新的感悟。
书法家为游客书写春联。
紧邻书画摊位的分别是象棋大师车轮战、棋文化讲座和围棋欢乐擂台摊位。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许银川、文静夫妇和广东棋文化促进会会长邓扬威亲自坐镇,分别与当地棋艺爱好者展开车轮战,现场对弈多位棋手,引来很多游客围观。“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方寸棋盘,既能磨炼意志、陶冶情操,还能振奋精神、培养品质。期待更多乡村人,特别是乡村的孩子能够低成本学棋、下棋,让美丽田园里多几声清脆的围棋、象棋落子之声。”邓扬威说。
“很荣幸能和大师交流,我们也是仰慕很久了,没想到今天能跟‘许大师’下上一盘棋。”一名棋手话语间洋溢着兴奋。
孩子们在棋盘对弈,感受围棋魅力。
为了让游客了解陆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板块”的非遗展示摊位,陆丰皮影工艺品、木雕、金属雕、钱鼓道具、贝雕、麦秆贴画等多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游客不仅能近距离现场观摩,还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制作过程,感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与此同时,皮影戏《碧海丹心》、正字戏《百花赠剑》、钱鼓舞、飘色、舞蹈《鲤跃龙门》、博美唱曲《花园会》、八万山歌、碣石渔歌等十多个文艺节目依次上演。精彩的表演吸引了数百名游客驻足观看,博得台下游客的一阵阵掌声。
在“乡村板块”的特色美食烹饪技艺展示摊位,油茶、笋虫粿、糯米兜、甜面猴、碣石蚝蛒、甲子鱼丸、大安炒粿……数十道陆丰乡土美食,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此外,产自“浪漫荷香”示范带的“姐夫花生”“姐夫莲藕”“姐夫红薯”等特色农产品首次亮相,吸引了各方游客品尝、选购,现场一派热闹祥和。
活动还在村中的一棵大榕树下,安排了“身边人讲身边事”这一环节,邀请来自“浪漫荷香”示范带沿线几位乡村振兴带头人和致富能手讲述自己创业、致富的故事,希望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引来围观群众频频点赞。该市“浪漫荷香”景观示范带带长、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薏菁对记者说:“人民群众的幸福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以‘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使命,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村民、游客看发展、思变化,从而凝聚起乡村振兴、共谋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天活动最具特色的当属以“笔从溪碧来”故事为蓝本的“溪碧村沉浸式主题党建活动”。据了解,溪碧村新建的党建驿站是粤东地区首个沉浸式主题党建驿站。活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据、以溪碧村为阵地,党员群众“穿越”到94年前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通过沉浸式体验和跨时空对话,再现周恩来到溪碧村寻医治病故事的始末——八位革命英雄主角,六个场景演绎,将周恩来同志1927年10月在革命群众的掩护下,从金厢镇黄厝寮村到桥冲镇溪碧村寻医治病,最后安全返回且顺利渡海的过程。
与传统的“被动式”党员教育方式不同,沉浸式红色主题党建通过真实场景、历史还原、亲身演绎,营造时代背景环境和故事氛围,把体验者带回到故事发生的年代,通过角色扮演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主动式体验党员教育形式。通过重温革命初心,使广大党员干部感受烽火年代革命先辈的英勇付出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使命担当。
陈德忠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依托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陆丰特色的乡村特色文化传承,是培育陆丰乡村发展新动能的一大抓手。今天,我们以文化为媒,通过弘扬文化的力量,以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