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魔法能让厨房小白秒变星级大厨?答案是汕尾预制菜。
在汕尾预制菜的版图里,有海鲜、有香米、有擂茶、有糕点,地域特色明显,是自成一派的“汕尾味道”。从备菜到烹饪到享用,厨房小白只需短短半小时,就能准备一桌汕尾风味的满汉全席。
随着“宅经济”“一人食”等趋势剧增,即烹即食的预制菜自然成为了不少人的“囤菜”首选。而借助琳琅满目的汕尾预制菜,厨房小白也能以一己之力烹饪美食,用一碗烟火气慰藉心灵。
抢跑新赛道,底气足
预制菜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食用方式可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简单地讲,所有经过预先加工的菜都可以称作是预制菜。而预制菜也并非新事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预制菜就曾风靡。
如今,全国各地争先抢滩预制菜产业,广东省委省政府把预制菜作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百千万工程”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汕尾乘着快速发展的东风,汕尾农业企业也闻风而动,纷纷向预制菜产业抛出橄榄枝,布局预制菜产业。
用工业锅炒菜,首先需要品质优、供应足的农业菜。汕尾地处粤东沿海,是珠三角、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的连接点,在多元文化熏陶下,孕育出多种多样的传统美食,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众多,发展预制菜产业有天然优势。
近年来,汕尾加快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形成了沿海特色水产养殖,黄江流域优质稻、优质蔬菜,东部优质甘薯、优质萝卜,山区优质青梅、油柑等一批区域产业板块,并打造了海丰油占米、陆丰甘薯、城区生蚝、陆河青梅等一批金牌农产品,给无数旅客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味觉记忆”。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点,汕尾境内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一小时可达大湾区核心城市,冷链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已实现了县区冷链物流中心全覆盖,为拓展汕尾预制菜市场添砖加瓦。
发展新产业,势头旺
当前,汕尾正结合独特的农业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将预制菜发展重点着眼于研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能力提升,强化预制菜行业全产业链发展,以工业化思维、工业化举措强化品牌赋能,培育以汕尾鱼丸、晨洲蚝等为爆品,水产预制菜为主、畜禽预制菜为辅的发展格局。烧卖、鱼丸、肉丸、包点、炸鱼蛋、乌冬面等特色预制菜品深受大湾区消费者青睐。
预制菜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和新的产业,也吸引了众多农业龙头企业的投身。在汕尾,五丰食品、国泰食品、东方铭海、合利农业、富珍食品、佳宝食品等多家从事预制菜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涌现,推动预制菜资源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为加快推进汕尾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汕尾市预制菜产业联盟、汕尾市国标预制菜产业研究院相继成立。据了解,联盟由8家企业发起,共有80个成员单位,覆盖预制菜优质农产品生产、食材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各个领域;研究院将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预制菜在产品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和助农增收等方面发展。
汕尾美味,走进湾区。12月1-3日,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的支持下,汕尾将组团参加2023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为湾区人民带来一场汕尾美食盛宴,敬请关注!
【记者】伍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