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画好民情地图”以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积极主动作为,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推进“民情地图”返贫监测应用场景建设,健全“民情地图”返贫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助力初步构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减贫治理体系,确保巩固脱贫成果,消除返贫风险。
一、完成数据采集,绘好“返贫监测”底层图。把做好数据采集作为精心绘制“民情地图”的基础性工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动态管理和筑牢监测工作,做好“脱贫稳定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三类数据信息采集,并作为监测对象纳入“民情地图”数据库,绘好“返贫监测”底层图。目前采集的全市脱贫稳定户有35054户121277人、脱贫不稳定户有18户108人、边缘易致贫户有596户2895人。
二、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市《“民情地图”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出台后,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及时向各县(市、区)发出《关于落实“民情地图”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相关要求,并组织人员制定《汕尾市“民情地图”防贫监测预警工作方案》,拟定手机录入端内容和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完善责任人负责机制、定期上报制度和亮灯预警管理制度。
三、建立上报机制,落实走访和帮扶制度。明确将“脱贫稳定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纳入“民情地图”管理范围,为确保每个监测对象都有人负责,有人落实走访和帮扶,明确县、镇、村三级责任人负责制度,落实由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负责走访监测,镇核实,县汇总上报的定期上报机制,每月上报动态监测情况,确保实时监测到位,脱贫不稳户不返贫,排查出的边缘易致贫户落实“点对点”跟踪落实帮扶措施。
四、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确定陆丰市博美镇作为推广运用“民情地图”防贫监测试点镇,3月27日市农业农村局带领设计团队对陆丰市、博美镇及11个村的监测负责人进行培训,要求监测负责人在4月5日前对846户监测对象全部进行走访。对家庭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等“异常”的监测对象,要制定帮扶计划;对新发现的易致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人员增减情况及时上报审核。4月19日到20日,在各县(市、区)举办民情地图“返贫监测”专题培训班,对全市1119名监测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在全市全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