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农业科技人才标兵获评省级荣誉,4名农业科技人才标兵受聘省级特派员,近20次农技培训辐射人员5000多人,农技服务“轻骑兵”服务农民2.2万多人次,全市建成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3个,推广新品种46个……2023年以来,汕尾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把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工作作为推进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优育强农技人才队伍,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为全市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成绩如何取得?一方面,重点培养农技创新人才。今年以来,汕尾市组织40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广东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素质提升培训班,通过线上教学、集中培训、体验学习等方式,围绕油占米、陆丰甘薯等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结对帮扶,示范推广新优品种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同时,联合广东省农科院汕尾分院到各乡镇、到田间地头开展实地培训近20次,参与人员1500多人,辐射人员5000多人,培育了一批业务熟练的农技人员。
2023年,汕尾全市农业科技人才中,有3名入选“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广东农技推广能手”“广东十大最美农村乡村专家”,1名成为“广东农技特派员”,3名成为“广东科技特派员”,涌现了卢少超、彭新才、郑兰芳、许海云、刘诚刚等一批农业科技人才标兵,有力推动了汕尾乡村振兴提速增效。
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汕尾以农技服务驿站为基站,以农技服务“轻骑兵”为主线,实施科技服务乡村行,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系统332名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开展送农技服务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服务。
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农技支农活动39次,组织农业技术培训34次,出动农技人员2600多人次,服务农民22000多人次,为全市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陆丰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在推进陆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通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获得了“广东省轻骑兵十大先锋队伍”称号。
此外,深入实施院地院企合作。汕尾全面构建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创建海丰油占米产业研究中心等六大研究中心,繁育推广新良品种,推广科学管理模式,整合推进数字农业。
今年以来,全市建成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3个,推广新品种46个,成功申报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推动数字畜牧业发展,实现了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效能的三大提升。依托汕尾市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推动农业科技“揭榜挂帅”,以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以创新链服务产业链,开展全产业链、全方位的院企合作。全市收集农业科技需求102条,形成对接意向37条,已对接16条,完成海丰县丝苗米、陆丰市黄牛和甘薯、陆河县油柑、华侨杨桃等需求对接。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3项、共建数字果园、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育种产学研基地3个、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企业30余家。
南方+记者 郭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