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情报第四期
根据全市各地植保部门近期病虫田间监测调查和5月中旬轻骑兵乡村行对病虫害现场调查及我中心于5月22-23日对海丰和陆丰重点区域田间调查情况,结合今年早造水稻种植品种、田间长势、栽培管理及气象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早造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中等、局部偏重,主要发生病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橙叶病、福寿螺等。
一、预报依据
1、依据我市近期的调查情况,部分田块钻心性螟虫、福寿螺中等发生,部分低洼田纹枯病中等发生,橙叶病零星发生,部分田块田间管理不够位。稻飞虱发生面积12.4万亩,成若虫密度 175-470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6.64万亩,亩幼虫量445至1000头,卷叶率0.2至0.6%;二化螟发生面积12.98万亩,亩幼虫量63-120头,为害率0.3至0.8%;稻瘟病发生面积0.07万亩;稻纹枯病发生面积21.09万亩,病株率15.6-22.7%,病丛率 30.6至42.8%。
2、气候条件,今年3-5月中旬雨量偏多,5月上中旬以来傍晚下雨,白天温度高和时晴时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害虫繁殖为害,也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扩散蔓延。因此,穗颈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发生取决于6月至7月上旬的气象条件,若此期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种植中晚熟品种及生育期相对拖后的地区,穗颈瘟等病虫中等偏重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3、水稻种植品种多而杂,同时多年种植抗性差,尤其是在病区种植和早插稻,为病虫扩展提供有利条件。
4、栽培环境,由于各地栽培状况、生育期等情况差别较大,撂荒复耕、桥梁田增多,使局部地区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虫的发生。
目前,处于“龙舟水”汛期,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早插田处于抽穗扬花期,正值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水稻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监测和防治的关键时期,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全面田间普查,监测病虫发生动态,及时组织农户适时防治。
二、防治建议
I、农业防治:科学用水,巧施肥。视水稻生势及土壤结构情况,田块长势贪青,叶大、薄的在用水上采取浅水灌溉,自然落干后复水或露田,在施肥上以增施钾肥为主。
2、药剂防治:选用噻虫胺、呋虫胺等防治稻飞虱,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阿维菌素、杀虫单等防治二化螟,选用春雷霉素、三环唑等防治稻瘟病,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防治纹枯病。水稻抽穗期要先破口先喷药,在齐穗期重喷一次药。
注重农药的交替、轮换和安全使用,有效延缓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