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半年病虫发生情况、品种布局、气象条件及病虫发生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今年下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中等、部分偏重,虫害重于病害。
一、发生趋势
1、水稻病虫:预计中等、部分偏重发生。发生特点为病虫并发,分布不平衡,迁飞性害虫为害较突出,钻蛀性螟虫种群结构变化趋势明显。主要发生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
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59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3.98万亩次。
钻蛀性螟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6.51万亩次。
纹枯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1.60万亩次。
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51万亩次。
白叶枯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35万亩次。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45万亩次。
细菌性条斑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55万亩次。
2、果树病虫:预计中等发生。
荔枝尺蠖: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7.8万亩次。
荔枝瘿螨: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75万亩次。
柑桔蜘蛛: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98万亩次。
柑桔潜叶蛾: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81万亩次。
柑桔炭疽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1万亩次。
杂果类桔小实蝇: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7万亩次。
香蕉叶斑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6万亩次。
香蕉炭疽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次。
香蕉蟓甲: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76万亩次。
3、蔬菜病虫:预计中等发生,部分病虫偏重发生。发生特点:病虫并发,发生种类多,虫害世代重叠。主要病虫有: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烟粉虱、美洲斑潜蝇、蚜虫、瓜实蝇、瓜蓟马、霜霉病、白粉病、青枯病、炭疽病、番茄早/晚疫病、病毒病、枯萎病、疫病等。
小菜蛾: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30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30万亩次。
斜纹夜蛾: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1.90万亩次。
烟粉虱: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43万亩次。
美洲斑潜蝇: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32万亩次。
菜蚜: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6万亩次。
瓜蓟马: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45万亩次。
瓜实蝇: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05万亩次。
豆荚螟: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1万亩次。
甜菜夜蛾: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7万亩次。
霜霉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39万亩次。
病毒病: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7万亩次。
白粉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63万亩次。
炭疽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78万亩次。
枯萎病: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62万亩次。
疫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64万亩次。
4、花生病虫:预计中等发生。
花生蚜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4万亩次。
花生斜纹夜蛾: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39万亩次。
花生锈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9万亩次。
花生叶斑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91万亩次。
5、玉米病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
草地贪夜蛾: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97万亩次。
玉米螟: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34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39万亩次。
玉米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3万亩次。
玉米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6万亩次。
6、茶树病虫:预计中等发生。
茶小绿叶蝉: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6万亩次。
茶尺蠖: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3万亩次。
茶橙瘿螨: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7万亩次。
茶黄蓟: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72万亩次。
7、甘蔗病虫:主要是果蔗,预计病虫发生中等偏轻,发生面积2.20万亩次。
8、田鼠: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8.66万亩。
9、福寿螺: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
二、主要依据
1、病虫源。早造病虫中等发生,部分病虫田间残留基数较大。
水稻病虫:近期6-7月持续的高温,及不定期的阵雨天气,有利于水稻病虫的发生为害,受到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影响,导致近期成虫数量多,不同虫龄病虫发生,稻田遗留菌源较多。早造前期严重干旱,纹枯病发生较轻,后期高温高湿,部分田块发病仍较重,田间病菌残留基数较高。
蔬菜病虫:春夏季蔬菜病虫发生种类多,主要病虫发生较重。
果树病虫:我市今年果园产量较高,售价低,导致果园管理不到位,弃管荔枝仍占一定比例,残存病虫源较多。
2、品种布局和栽培特点
蔬菜等反季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蔬菜、水稻等种植品种多样化,重茬、连作现象较普遍,桥梁田多,有利于多种病虫碾转为害和有效虫源的积累。晚稻优质稻种植比例较高,部分稻种为农户自留,抗病性较低;部分地区农户栽培管理水平仍较低,偏施、迟施氮肥现象普遍,有利于多种病虫的发生和为害。
3、气候条件
下半年,西南气流活动频繁,热带气旋增多,强对流天气频发,台风、暴雨易造成农作物叶片机械损伤,有利于流行性病害的发生蔓延流行和迁飞性害虫的迁入滋生为害,以及其它经济作物病虫的发生。
三、防治意见
各地植保部门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发布病虫预报预警,科学指导防控。一要突出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稻瘟病、稻纹枯病、草地贪夜蛾、黄曲条跳甲、小菜蛾、豆荚螟等重大病虫监测防控,抓住防治关键时期,落实科学防控措施,确保病虫为害不造成大面积成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二要推进病虫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引导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水稻、玉米、果树等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应用“灯诱、性诱、色诱、食诱”以及人工释放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三要推广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选用先进植保器械施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