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 政务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汕尾市:“一网三图五抓手” 决战决胜攻坚战
2020-05-18 08:58          来源: 本网          发布机构: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汕尾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和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聚焦聚力贫困人口退出、贫困村出列,创新“一网三图五抓手”攻坚举措,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137个相对贫困村均达到退出标准,相对贫困人口35689户123081人(除2019年新增的49户199人外)全部脱贫,有劳动力脱贫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46元,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27元。

  一、建设扶贫云动态监控网,全面提升数据精准性。围绕应用大数据统计和分析保障扶贫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真实性目标,从扶贫工作业务的重点难点出发,聚焦全市750个行政村,35738户123280贫困人口和3000多名扶贫干部,利用广东扶贫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建设集未脱贫户监控、省挂牌督战村、市重点关注村服务、责任监控服务等14项内容为一体的可视化扶贫云动态监控网,并将该网数据共享到“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评估及预测全市各级扶贫成果成效,为全市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目前该动态监控网已建成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我市行业数据服务效率,提升了扶贫数据的精准性和基础信息的透明度。

  二、精心绘制“三张图”,凝心聚力打好收官战。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精神,精心绘制“三张图”,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精心绘制“赛龙夺锦图”。市委书记张晓强亲自点题、亲自审题、亲自策划,按照“两月召开一次、一项中心工作、一个交流专题”原则,设立五个专题进行“登台打擂”,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登台打擂”的第一议题,围绕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和脱贫真实性等内容,绘制“赛龙夺锦图”,细化脉络程序;通过“综合提、严格筛、联合议”的方式,确定参赛选手。“赛龙夺锦图”用虚拟网络形式把市、县(市、区)、镇连接起来,市四套班子、50多个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评审”,县(市、区)、镇街、村级领导干部为“观众”,5个镇街党(工)委书记在“云端”现场结合PPT,以“云汇报”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容作“打擂”交流发言,市委书记现场作点评。“赛龙夺锦”现场反响热烈,当场赛出了标杆、比足了干劲,营造出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工作上台阶。二是精心绘制“督战督导图”。按照省扶贫办关于挂牌督战工作部署,采取“挂图作战”措施,精心制作《汕尾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和重点督导图》,在省挂牌督战基础上,把海丰县和10个贫困人口最多的镇、10条贫困人口最多的分散村进行重点督导,并对被督战督导的县、镇街、村落实500万专项督战资金;“督战督导图”以“红、黄、蓝”三色列表省挂牌督战村、市重点督导村和各县(市、区)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以“五色旗”标注各督战督导村和137条省定贫困村具体位置及基本情况。自挂牌督战开展以来,31名挂县、挂镇、挂村厅级领导和督战、督导组借助“挂牌督战与重点督导图”,精准到县、镇、村开展督战督导452人次,力促攻克最后堡垒,巩固攻坚成效,目前,2县10镇30村基本实现督战督导全覆盖。三是精心绘制“应知应会图”。为帮助各级驻村干部熟悉掌握扶贫政策,确保各项扶贫措施精准落实到位,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图”,该图以管用、实用为原则,分两部分,收集汇总20项政策,涵盖扶贫和“三保障”部门相关业务。目前已向全市各级扶贫干部印发“应知应会”1.5万册,各县(市、区)还结合“应知应会图”内容,发放“考试卷”6495张,以闭卷形式,组织扶贫干部对“应知应会图”的学习、执行效果进行测评考核,全市扶贫干部对政策的熟练度和落实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五抓手”齐发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围绕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责任落实、产业就业、消费扶贫、党建引领等5个方面,研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措施,打好组合拳。一是抓责任约谈。从4月20日开始,由市纪委书记和市委分管领导牵头,代表市委对被省挂牌督战的党政主要领导、分管扶贫工作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扶贫办主任,以及省挂牌督战的20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相关镇街党(工)委书记,同时,由各县(市、区)纪委牵头对被市列为重点督导的10个镇的党委书记、10个分散村的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进行约谈。目前已约谈82人,实现全覆盖,推动领导干部更好履职和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抓产业发展。立足各地资源禀赋,探索产业发展新业态,打造精品红色线路、绿色乡村旅游项目,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如,陆丰市下埔村,海丰县新山村、坡平村活化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去年底新山村已获得超4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户均收入从四年前不足3500元提高到13000元;再如,陆河县河田镇推进“三块地”改革,流转土地2000余亩,种植“内洞建莲、台湾苹果枣、黄金百香果”“圳口无土栽培陆小番樱桃番茄、观赏水果莲”“布金阳光玫瑰葡萄”“河北、上径中药葛根”等特色产品,全镇154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家门口就业等渠道增收185万元,年户均增收1.2万元。三是抓转移就业。探索建立“干部带领+能人带动+劳务协作站+劳务派遣公司”劳务输出“四轮驱动”模式,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劳务输出,累计推荐就业岗位13872个,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3267人。举办“就业扶贫助复工”流动招聘活动,在27个镇(街道)人员集中的村前广场、菜市场等地方设立27个流动招聘点,通过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多种方式,点对点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为有就业意向的贫困户与用工企业进行精准岗位匹配。期间,参与现场咨询3000多人次,登记就业意向334人,招聘入职236人,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入职就业12人。四是抓消费扶贫。制定《汕尾市进一步扎实推进消费扶贫工作意见》,明确14条措施,推进消费扶贫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超市,打通各县、各镇网络服务站点,打造线上+线下销售网络,畅通消费扶贫各项渠道。如汕尾市城区举办特色产品推介会和晨洲蚝美食文化节,推介特色产品200多种,贫困户增加收入每年约1.5万元。同时对137个省定贫困村扶贫产品进行收集造册,列明种类、产量、种植面积、供应价格、供应时间、销售渠道和质检报告等各项指标,为推进消费扶贫打牢基础。今年疫情期间,通过消费扶贫帮助各地销售各类蔬菜、萝卜、南瓜、李子等滞销扶贫产品1000多吨,贫困户农产品出售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是抓党建引领。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落实60岁以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退出机制,全面推行党员“亮身份、作承诺、见行动”活动,采取“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挂驻单位党员+贫困户”等举措,提升贫困村“造血”功能。如汕尾市城区实施“六个一批”(实施“选塑典型巩固一批、教育培训提升一批、实践锤炼提拔一批、区镇机关选派一批、整顿后进撤换一批、动员乡贤回归一批”等措施)等措施,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一村一大学生村官”工程,公开选聘72名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到各村(社区)任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每月给予3800元的工资待遇,由区财政局统一供养,为基层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又如陆丰市八万镇吉水村采用“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参与贫困户每户年增收约2万元,党员带领致富作用日益突显。“五一”期间,还印发了《关于在“五一”期间组织机关干部开展“返乡走亲”活动的通知》,对机关干部“返乡走亲”进行登记,助推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