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 其他 > 工作动态
汕尾已为9.3万余个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核发“身份证” ——为广东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标识化管理工作“走在前列”贡献汕尾力量
2023-08-31 16:27          来源: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机构: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信息管理系统”正式运行以来,汕尾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企业(养殖户)对人工繁育及经营利用的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申领标识,力争做到每只合法合规的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都有“身份证”。截至目前,汕尾全市已核发标识9.3万余个。

  “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汕尾市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监管工作,为了更科学、更精准的管理,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帮助下,汕尾市积极开展企业申报、部门监管、标识溯源的管理模式,力争每一只人工繁育的重点水生保护动物都带上“身份证”。针对海丰可塘镇珠宝加工业中涉及利用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大凤螺)壳体的情况,汕尾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从进口、批发、加工、销售各环节加强监管,引导企业落实标识化管理,做到每一斤合法进口的大凤螺壳体都清楚来源,每一个大凤螺制品都知道去处,每一个标识都正常使用。目前,汕尾市大凤螺壳体首饰加工产业已形成完整的全链条标识管理。

  目前汕尾市大凤螺壳体进口企业共2家,壳体均由巴哈马进口,加工企业1家,将壳体加工制成首饰后销往全国。进口企业在取得巴哈马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部门同意出口证明、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同意进口证明和海关完税凭证后,向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申办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取得经营利用许可后在农业农村部门管理网站上注册账号并绑定证书、申领标识;加工企业向进口企业购买带标识的大凤螺壳体,加工制成首饰后,进行壳体标识置换制品标识,最后制品带标识销售,形成全链条标识化管理。截至8月30日,汕尾市大凤螺制品标识已核发89400个,成为全国核发大凤螺标识数量最大的地级市。

  “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信息管理系统”自2021年7月试运行,该系统试运行以来,汕尾市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主动参与水生野生动物信息动态管理探索,推动汕尾市人工繁育水野动物标识化管理,注册企业数和标识申领比例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为“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信息管理系统”2022年10月24日正式运行提供了较多完善意见。

  截至目前,汕尾全市已核发9.3万余个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标识。同时,汕尾市已获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人工繁育许可的企业(养殖户)有59家,人工繁育的水生野生保护动物19种,主要品种有大凤螺制品、大鲵、海马、黄喉拟水龟、黄缘闭壳龟、三线闭壳龟等。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