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 五公开 > 决策公开
汕尾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第九章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04-23 15:31          来源: 本网          发布机构: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打造都市型现代精品农业
      一、培育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提高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市域 56.89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 2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8%,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 95%,农业新技术普及率达到 65%。
       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做大做强凤山红灯笼荔枝、莲花山茶、赤坑荔枝、陆丰陂洋菠萝、陆河青梅、华侨红杨桃、奎池油柑等特色产业,培养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和电商化。
      建立农产品供应基地 。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和市场影响力,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50 个以上。

        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汕尾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载体和平台。大力发展种业,建立种养加销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健全延伸产业链为重点方向,推进城区水产、陆河青梅、陆丰甘薯、海丰油占米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 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新增 3 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含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园),6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形成大米、甘薯、水产、萝卜、青梅、蔬菜、黄牛、茶叶、荔枝、岭南特色水果等一批具有区域显著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专栏17农业现代产业建设重大工程

1. 现代农业产业园
城区水产产业园: :规范水产标准化养殖,提升水产仓储加工能力,增强水产科技支撑,提高产业融合程度,扩大水产品市场影响力。
海丰县油占米产业园 :建设油占米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形成“一带、二区、二园、三心、多基地”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核心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等六大建设内容和 21 个重点工程。
陆丰市甘薯产业园:重点围绕甘薯产业,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突出体现规模种植、加工转化、品牌营销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内涵,以及技术集成、产业融合、核心打造、创业平台、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陆河县青梅产业园:夯实青梅产业基础,提升青梅深加工能力,增强青梅科技支撑,提高产业融合程度,扩大青梅产品市场影响力。
2. 其他重要现代农业基地和专业市场等重大项目
重点推动汕尾市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海丰县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建设项目、陆丰市粮食仓库新建项目建设。


        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强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工程,加快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支持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地区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镇),积极开展国家 A 级旅游区、名镇、名村、乡村旅游民宿、乡村旅游示范线路创建活动。推动陆河县螺溪镇螺河源综合田园体、陆河县联安体育小镇、红海湾滨海运动小镇、汕尾华侨国际康养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到 2025 年,力争全市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达到 7 个、示范点达到 18 个。
       四、大力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主体
       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动员大学生、复退军人、农民工等返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政策激励,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户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种养效益。到 2025 年,培育引进产值超亿元的农业企业 1-3 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 160 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 50 家。
        五、促进农业科技全面创新
       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化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加强优质农产品“二品一标”培育认证,推进全市“二品一标”农产品增数量、提质量、增效益。重点培育市、县、镇三级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各类农业特色产品参加各类认证、名牌申报和评选推介,提高我市农业品牌知名度。推动建立对全市农产品建设主体的奖补政策。构建品牌营销网络,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运用电商和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渠道进行农产品销售推广,支持我市品牌农产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览展销会,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依托省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扩大良种良法,强化乡镇农业科技推广职能。推动小散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型、粗放养殖向绿色科学养殖转型,调畜禽向调肉品转型,建设生猪优势产业示范区。积极融入广东数字农业发展联盟,创建数字农业试验区,扶持发展农业大数据、农业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推进“5G+智慧农业”体系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信息技术进村入户。

                                                                                               专栏18“二品一标”农产品保护和开发工程

1. 创健康农产品 :力争全市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以上,创建一批一村一品(含一镇一业、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园产品)绿色食品,创区域绿色农产品县、镇。
       2. 智慧农业 :海丰县数字农业建设项目、海丰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项目、海丰县黄羌林场智慧农业综合体。
      3. 品牌农业工程 :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第二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攻方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民生短板,重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道路设施建设和农村房屋改造,显著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一、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持续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以城郊村、城中村等人口密集村庄和铁路公路沿线、河道两旁村庄为重点,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集中力量消灭辖区卫生死角。落实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和运行机制。推动完成农垦、国有农场、国有林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到 2025 年,全市 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二、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治理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农户分类、回收利用、设施提升、制度建设、长效管理五大行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处理和就地处理模式。实施《汕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推广陆河县、红海湾开发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经验,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开展以乡镇为单元的环卫保洁试点,率先打造“全国最干净最整洁地区(村庄)”。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运营机制,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终端建设。到 2025 年,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
自然村组并实现稳定运行,全市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三、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优先解决乡镇所在地、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优先治理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控制单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示范县、镇、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等重点区域。城镇周边的村庄、渔村、渔港生活污水统一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优先在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边缘村庄采用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水环境较好、人口较少村庄生活污水因地制宜,自净消
纳。到 2025 年,全市 95%以上行政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四、推进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
       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县道县管、村道村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统筹推进县域道路建设,全面推进乡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改造、村委会通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加快改造连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林场、旅游景点的农村公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省级、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协同推进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到 2025 年,自然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
       五、推进村庄集中供水
       加强城乡供水统筹,按照“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要求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实施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与农村新建集中居住区供水工程,加快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提升乡镇水厂供水制水工艺。地处偏远、人口分散村庄采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供水,由城乡供水统管机构落实工程维修养护责任。到 2025 年,全市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 95%以上。
        六、规范农房改造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
       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制定农房管控的正面、负面清单,建立健全农村住房报建管理制度,推广使用农房设计通用图集。注重点、线、面相结合,整体推进农房管控、农村风貌提升,加快形成农村风貌带。推进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绿化美化,打造农村“四小园”。加强各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加快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两违”建筑清拆整治。对铁路、国省道、主要海滨河流沿线、南越古驿道、A 级旅游景区进行复垦复绿。到2025 年,基本完成农村旧房整治,基本实现农村住房外观整洁、建设有序、管理规范。
       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域振兴,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突出连片区辐射带动,将全市农村建设作为一盘棋整体布局,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重点突破,带动汕尾乡村的全域美丽、全面振兴。以“八个美丽”为抓手,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作为乡村振兴综合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一批“绿富美”示范样板,串珠成链,聚点成面,把全市农村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精美农村画卷,做大做强“美丽经济”。

                                                                                                           第三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推进“新地改”“新权改”“新金改”“新户改”“新经改”,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形成“5+2”农村综合改革体系,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评估作价机制,创新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连片流转,探索实施“股票田”改革,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纳入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与国有建设用地统一的入市交易规则和地价体系。全面推进陆河县全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社会资本等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妥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海丰、陆河农村金融改革示范区建设,加快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力
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试点探索推进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三权”方式,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加快推进陆河县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改革试点,探索构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以综合整治区为实施载体,推进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促进城镇低效用地、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入乡、资金下乡、农民入城等激励机制,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机制、农民收入持续增收机制,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致贫、返贫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盘活农村土地、农业资源,发展多种业态经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途径增加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全面消除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实施“万企帮万村”下乡行动,完善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