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局长办公(扩大)会议,认真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期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开创应急管理事业新局面。局党委书记、局长郑晓红主持会议并讲话。局领导班子和各科室(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各科室(中心)负责人总结汇报了上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局分管领导分别就近期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领导下,时刻牢记应急管理部门的政治属性,坚持抓当前、谋长远,前瞻性地谋划和开展各项工作,把稳把实安全生产基本盘,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1-6月,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4起,同比下降46.0%,死亡20人,同比下降41.2%,受伤27人,同比下降48.1%,三项指标全面下降,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事故起数下降幅度全省排名第8位,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幅度全省排名第5位。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因灾人员伤亡事件。
会议指出,当前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应急管理事项高质量发展的起步期,越是关键时候,越是重要关头,越是在长周期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背景下,越要保持清醒、保持谨慎,不能麻痹、不能松懈。重点要抓好以下九点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科学研判分析。当前,我市既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风险隐患,也有强降雨引发自然灾害的风险,还有常态化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可以说是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三叠加”,安全防范形势严峻复杂,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突出一个“早”字,用好“早”的方法,压实“早” 的责任,落实“早”的要求,早分析、早研判、早预防、早处置,妥善化解各类风险,着力防范各类风险传导叠加,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重大事故的底线。
二是要加强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要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全生产治理提升方案》的工作要求,重点抓好危化品、交通运输、渔业船舶、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突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城乡内涝治理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紧紧盯住易发灾害地域的村镇、学校、旅游景点,着力开展隐患排查整改,确保不放过一个疑点、不错过一个盲点、不留下一片空白区。
三是要强化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经张晓强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近期,市委发文全面启动镇(街)机构改革,在全市51个镇(街)全部设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全面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打通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下来,我们要协调市有关部门出台镇(街)管理建设指导意见,规范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仓库及物资、应急指挥平台等建设标准,全面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四是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建设。要抓紧印发《汕尾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行动方案》,建立健全《汕尾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把省厅部署的九大工程53项具体任务逐一落实到每个地方、每个部门。
五是重点抓好基层及基础建设。目前,我市已创建的减灾示范社区有18个,我们将对已创建的减灾示范社区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奖励。下来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把基层群众发动起来,不断推进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
六是抓好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现场应急通讯”、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等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应用大数据和和网格化推进“民情地图”应急管理版块建设,通过大数据中心省级节点与大数据中心汕尾节点之间互联互通实现。
七是进一步加强队伍的管理。要进一步突出应急系统的政治属性和纪律,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请示报告工作。
八是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通过新闻媒体以及公众号、官网等途径,加大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知识,传播处应急管理队伍的正能量。
九是加快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快修订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练,加强多灾种、规模化联合应急演练,提升组织指挥、协调响应、物资保障、技术支撑能力和水平,为实战积累经验、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