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持续推进“民情地图”应急管理内容建设,探索各类建设应用场景,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一是可视化查看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分布情况。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对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诊断,按照“红、橙、黄、蓝”四个等级进行分类,并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员工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进行分类梳理和分析。根据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及控制情况形成风险清单,每季度定期向县级应急管理局报送清单。市、县级应急管理局对企业报送风险信息,进行审核、校正,提出审核意见,录入“民情地图”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绘制成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分布电子图,对风险管控情况进行分析研判。
二是便于监管部门实施分级精准监管。实现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基础信息和风险信息实时在线填报,市、县、镇(街)三级共享,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和隐患掌握到具体企业及其具体隐患条项,落实精准监管,为打通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