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安监〔2009〕427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查处安全生产
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今年,各地安全生产监管局根据《广东省2009年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采取综合执法和专项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至10月,全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共监督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77199个、617113次,查处各类事故隐患345311条,同比分别增加12.6%、22.8%和2.3%;全省实施行政处罚4361次,实施经济处罚2524次,经济处罚额达到5952.85万元。但进入第四季度以来,省局收到的群众举报投诉明显增加,“打非治违”工作压力日益增强。现将近期省局收到群众举报情况通报如下: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省局执法监察总队共受理了群众举报投诉17宗,其中危险化学品类15宗,非煤矿山类2宗,举报投诉数量与去年同期和前期相比均呈上升态势;其中,省局直接立案查处了连州市中稀金属有限公司、惠州市惠阳区锦豪涂料厂等两家公司非法生产危险化学品的行为,与当地安全监管局执法监察机构联合查处了深圳市鸿发隆兴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增城市新锐造漆有限公司、江门新时代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非法违法行为。经查,近期的群众举报投诉均基本属实,这反映了我省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非法违法现象有所抬头。主要原因有:一是当前经济出现回暖,市场需求增加,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企业铤而走险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增多;二是随着我省2009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临近尾声,部分地区对不法企业非法违法生产的警惕性有所下降。对此,省局领导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执法监察工作,陈建辉局长、黄霭珊副局长多次在群众的举报投诉上作出批示,要求执法监察机构依法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为了进一步深化开展“打非治违”工作,有效遏制我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各级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部门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为构建和谐广东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增强执法工作责任感,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执法监察工作是整个监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监管部门的“拳头”、“尖刀”,肩负着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职责。当前,随着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而投入资金建设的大量项目,将集中进入开工建设、试车试产阶段,安全监管的难度增加,安全生产任务更加繁重,越是这个时候,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的同志也是应该增强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依法正确履行执法监察职能,坚决遏制非法违法生产抬头的势头,为国民经济全面复苏保驾护航。
二是深入开展执法行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省各地要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元旦即将到来,各级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要深入一线执法,突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工矿商贸企业进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和被查处企业“回头看”的执法监察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构建联合执法机制,深化与公安、交通、国土资源、建设、质监、工商、电力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合力,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效能。确保“打非治违”不留死角,努力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
三是继续完善委托执法,发挥基层执法效能。实践证明,推进委托执法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乡镇(街道)开展执法监察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全省执法监察资源;有利于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变事故后查处为事故前防范;有利于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全省上下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已超额完成今年委托乡镇(街道)执法的任务,但委托乡镇(街道)的执法监察工作还未充分开展,还未充分发挥基层执法的效能。各地市要在前期开展委托执法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总结,逐步制定、完善委托乡镇执法的工作制度,要深入基层,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对开展委托执法的指导和监督,切实发挥乡镇(街道)执法基础的效能。
四是加大执法宣传力度,扩大执法工作影响。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协作,加大办案宣传力度,适时曝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是扩大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影响的一项重要手段。各地要确实把宣传工作作为执法中的一个重点,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执法监察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关注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监察氛围;提高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率,达到“查处一家违法企业,教育一批企业,服务一片区域”的良好效果。
二〇〇九年十 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