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全市“跨境电商+产业带”工作推进会在市商务局召开,专题研究部署“跨境电商+产业带”工作。打造海丰金银珠宝首饰“跨境电商+产业带”,探索陆丰甲子五金、碣石圣诞品、海丰公平及陆河服装等特色产业纳入省级产业带试点路径,完善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和产业生态有关事宜。汕尾海关、市税务局、市邮政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汕尾市分行及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分管领导等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省商务厅关于“跨境电商+产业带”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产业与外贸双提升。解读了《汕尾市海丰县金银珠宝首饰“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以政策创新、服务优化、生态构建为核心,整合资源支持企业出海。会议还分享了省级试点产业带经验,如中山古镇照明灯饰等成功案例,鼓励汕尾企业借力亚马逊、希音等平台开拓国际市场。
汕尾海关分享了简化出口单证申报手续、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扩大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试点等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的便企措施;税务、外管、邮政部门分别推送了退税、结汇、物流上的利好政策,表示将进一步做好政策宣讲和服务培训。
林锡清同志指出,发展跨境电商是促进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带动产业升级的新抓手、建设开放汕尾的新窗口。要抢抓省级政策机遇,联合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完善配套服务,推动本地特色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跨境电商+产业带”标杆。要大力引培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支持引导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升级”,努力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要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跨境电商+海外仓”,打造更多“汕尾质造”的“出海驿站”。要不断建强平台载体,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提档升级,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放大品牌效应,线上线下融合开拓国际市场,助推“汕尾质造”走向全球。要持续做优服务生态,借鉴推广先进地区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清关模式、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加大贸易便利化、金融、物流、人才等服务保障力度,全力推动跨境电商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