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2011第五期)促进我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五期
汕尾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编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推动内延增值
促进我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市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通过引导企业研发自主技术、创造自有品牌,大力推动企业“四换”,促进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有效拉动我市的税收增长。据海关统计,2010年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加工贸易增值率达35.3%,比上年增长10.3%。
一是推动设备“换新”。帮扶企业利用进口贴息政策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创新能力。2010年,敏兴集团、汕尾万盛针织时装有限公司等主要毛纺织企业新增电脑织机694台,累计现有电脑织机4621台,今年计划新增602台,总量将达5223台,成为我省重要的电脑织机纺织基地之一。
二是推动产能“换大”。外经贸、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以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支持有经济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扩大生产规模。如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已形成1.5英寸平板显示器1.68亿片生产规模,成为世界产能最大、技术最强的CSTN生产基地;德昌扩产波峰二极管生产车间,使该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达20%。
三是推动产品“换牌”。鼓励和培育现有优势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以自主品牌开展加工贸易,积极与国外跨国公司联合,利用其先进技术和销售渠道逐渐扩大产品知名度。去年,海崇畜牧、信利电子、德昌电子继续被省外经贸厅评为2010-2011年“重点培育和发展的省出口名牌”,信利电子和德昌电子两家企业还获得了省著名商标和品牌专项扶持资金。
四是推动技术“换代”。引导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如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投建了两条3D 液晶镜片生产线,3D液晶镜片年产能6000万副,年产值可达20亿元人民币,新产品形成新“卖点”,抢占了国际市场的主动权。目前,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已建立了“省级液晶及有机发光显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本局领导、各科(室)。
录入:李东琴 校对:温来得 [共印120份]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