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商务局 > 政务公开 > 信息简报
广东外经贸资讯【2011】第11期
2011-03-29 15:51          来源: www.envoykitchen.com          发布机构:汕尾市商务局 【字体:   打印

广东外经贸资讯【2011】第11期(2011-03-28)
发布时间:2011-03-28 17:12:26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133

【每周外经贸热点】
透析亚太经贸“新平衡”之美国博弈
  新时期美国推动亚太经贸“新平衡”战略思想昭然若揭:国务卿希拉里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上明确表示要以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为亚太自由贸易协定模板,把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1】”(TPP)作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重点。
作为第一个跨越太平洋东西岸,覆盖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多成员自由贸易安排,TPP随着美国的加入,从一个不见经传的小型自由贸易协定(FTA),成为号称“高质量的21世纪FTA”。背后既反映出不以美国意志为转移的全球经贸格局深层次变化,也凸显出美国主动进行经济结构和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第一,全球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贸易重心随之发生转移。近年来,亚太地区重要性日益升高,其人口总数、GDP总量均占世界第一。其中,APEC成员国人口数量达27亿,占全球40%;GDP和贸易量分别占全球的53%和54%。尤其在后危机时代,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根据OECD预测,2010年OECD国家平均增长率为2.8%,而同期亚洲经济(不包括日本)的平均增速达8.2%-9.4%,相当于OECD国家的3倍。这成为美国全力推动TPP的最深层次原因。
  第二,美国希望通过“重返亚洲”完成其全球布局总体战略。2007年,美国环太平洋1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四分之一来自东亚地区;2009年,东亚确定“10+3”机制;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日、韩、印、新等5国与东盟的FTA谈判基本完成。“10+3”区域内贸易已占各国外贸的58%,高于北美自贸区近3个百分点。当前,中国和日本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美国的跨太平洋贸易已超过跨大西洋贸易。而在上述进程中,美国似乎置身在外,对此既焦虑又担心,所以试图以TPP为突破口,建立以其为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亚太经贸合作体系,赢取全球战略优势。
第三,金融危机让美国认识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将出口促进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据测算,美国出口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5年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达2.1万亿美元,重夺世界首位。亚太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成为美国最大和最具潜力的出口市场和投资区域。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美国不参与亚太自贸区将使美国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损失250亿美元。为此,美国急于通过TPP,打开更多亚太国家市场,实现其“消费驱动”向“出口驱动”的转变。
  第四,美国“平衡中国战略”的霸权心态作祟。中国快速崛起冲击美国的全球力量架构,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达39万亿元,超过40多年保持全球第二的日本,占世界经济的份额达8.5%。此外,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事实领导作用不断加强。对此,彼得森研究所强烈建议美国积极参与TPP谈判。背后是希望以此全面架空、取代“10+3”、“10+6”,甚至是APEC和拟议中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进而主导亚太经贸合作,塑造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新秩序。
作为“重返亚洲”连续性动作,美国即将委派华裔原商务部长骆家辉为驻华大使,相信美国还将陆续使出浑身解数。对此,中国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加紧制定应对策略,在继续强化其它多边合作机制的同时主动加入TPP,早日参与,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赢得战略上的主动。否则,在TPP基本框架搭建完毕之后,我国将可能面对新的“跨太平洋贸易壁垒”,从而付出更大代价。
 
【外经贸动态】
发改委下放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下放部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许可权。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的资源开发类、中方投资额1亿美元以下的非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特殊项目除外),由项目所在省级发改委核准。中央管理企业实施的上述境外投资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并报国家发改委备案和核准。对前往未建交、受国际制裁国家,或前往发生战争、动乱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以及涉及基础电信运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干线电网、新闻传媒等特殊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一律由省级发改委或中央管理企业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核准,由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
 
打造外贸高速列车 让中国制造直接进入欧美超市
  日前,针对中国生产厂家无法直接完成国际大型零售商的配送要求和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贸易链管理等问题,国内首家海外营销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环球出口易”产品,通过严密详实的市场分析、专业的基础建设、可靠的运营支持等为外贸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营销推广方式,帮助企业建立国际品牌。“环球出口易”定位在:帮助欲走向海外市场的客户企业建立网站、进行各种海外营销推广、介入后续的支付及物流等环节以完成整个交易,通过互联网一站式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所有进出口服务。解决大部分中国产品出口主要依靠各级中间进出口贸易商,无法有效管理贸易链等难题。
 
广东招商引资出现可喜局面
  1-2月,广东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86个,同比增长20.74%;合同外资金额38.24亿美元,增长67.32%;实际吸收外资金额23.63亿美元,增长10.07%。从新设、增资项目的投资规模来看,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134宗,投资总额59.8亿美元,增长101.96%;合同外资金额30.98亿美元,增长90.29%,占我省合同外资总金额的81%。全省有11个市合同外资增幅超过50%,11个市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超过10%。近年来,广东从依靠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逐步转变为依靠良好的服务配套和公平的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竞争力,一方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一方面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不断简化和规范外商投资审批制度、完善外商投资跟踪服务协调机制,增强外资吸引力。
 
外企技改推升广东液晶显示板出口均价
  1-2月,广东液晶显示板出口2.1亿个,同比增长17.5%;价值14.2亿美元,增长36.1%,出口均价为6.6美元/个,上涨15.8%。2月单月,出口均价明显上扬,达7.6美元/个,上涨32.1%,创下单月出口均价历史新高。分析认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下游液晶电视和手机需求不断加大带动液晶显示板出口加大。同时,掌握关键技术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工产品向高端发展使出口均价上涨。随着液晶板生产技术不断升级,市场对大尺寸高端的液晶显示板需求加大,广东加工液晶显示板向此方向发展,带动加工贸易出口均价上扬。前两月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液晶显示板1.2亿个,出口均价为9.1美元/个,大幅上涨72.4%。
 
【国内宏观经济与产业要闻】
日本地震致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受阻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3月21日发布调研报告显示,日本大地震对中国机电企业进口影响主要体现在海运受阻、延缓发货、订单延期及进口原料预期价格上升。报告称,贸易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受影响有限。芯片、汽车整车和关键件、工程机械关键件、成套设备、液晶屏、精密仪器等当前进口或预期进口受影响较大。超过九成企业表示不同程度存在发货期推迟、无法按时收货的现象,两成企业表示可在半个月后陆续恢复进口,约四分之一的企业表示订单搁置或有被取消的可能。
 
2011 机械工业进出口面临问题及对策
  2010年全国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5138.3亿美元,增长36.39%。其中,出口2584.83亿美元,增长32%;进口2553.47亿美元,增长41.14%。今年机械工业进出口将面临以下问题: 出口方面,一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大增加出口成本;二是部分原材料如钢材、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劳动力成本、银行贷款利率等出现齐升态势,降低出口竞争力;三是各国对机械工业产品的贸易保护意识强烈。 进口方面,一是国家层面为实现贸易基本平衡,正修订并扩大鼓励进口产品目录,实行进口优惠政策,有利机械产品进口;二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今年起大陆从台湾地区进口的机械产品有176种要降低关税,大部分产品从原来的8%~15%降到5%,2012年进口关税降到零,包括机床工具、塑料机械、小功率电动机、模具、液压件等;三是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成本。为此,我国机械工业产品进出口一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二要继续“走出去”,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开拓潜在市场;三要把握扩大进口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四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努力规避海外投资风险
  随着利比亚动乱、日本地震等一系列国际政治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出现,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安全问题凸显。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战略风险。专家认为,控制“走出去”风险应在四方面作出努力:首先,知己知彼,把握投资风险。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进程,主要面临技术、绿色和行业等三大壁垒。企业须做到知己知彼,对待风险心里有数,提前做好预警准备。其次,做好功课,识别市场风险。海外投资应在准确判断并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进而寻找到降低风险的方法。再次,科学管理,规避市场风险。应该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身整合资源能力,有效化解管理风险。最后,要优先培养国际化人才,按跨国企业运作模式进行运营,从人治管理向制度管理过渡。“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增长35%,增速是“十五”时期的4倍。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
 
【国际经贸资讯】
日本地震及核危机宏观影响
  “311”地震及核泄漏事故导致日本金融市场动荡,东京股市一度暴跌,日元汇率创二战来新高。为遏制震后日元升势,七大工业国(G7)宣布联合干预日元汇率。综合地震及核泄漏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此次灾害损失将超过阪神地震。余震、核泄漏和电力供应中断延缓重建,加上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有限,此次灾害负面冲击将明显大于阪神地震,并持续更长时间。第二,短期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但总体影响较轻。日本出口商供应能力下降,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需求放缓,市场对其他出口国的同类产品需求短期内将会增加。大宗商品价格承压,有助于缓解外围的短期通胀压力。第三,金融市场短期内表现为日元升值和资金回流,日央行巨额注资助推全球流动性泛滥,不利全球复苏;长期内日经济的持续低迷、财政恶化,致日元将再度走弱,日元套息交易预期强烈,日经济隐患较大。
 
欧洲面临两大不确定性 美国中长期复苏尚缺动力
  近期欧洲面临两大冲击:石油冲击和债务冲击。一方面,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无助于迅速解决石油危机。利比亚原油产量较大,主要供给欧洲,欧洲受石油冲击大小取决于利比亚问题解决的早晚。另一方面,尽管3月24日欧盟峰会通过债务危机全面应对方案,但4月葡萄牙债务到期,将考验欧盟融资能力及其应对机制的有效性。葡萄牙今年至少需融资250亿欧元,目前融资不到80 亿。应对效应直接关系到出现新一轮欧债危机的风险。
  美国短期复苏保持较好态势,但中长期复苏尚缺动力。一方面,消费持续发挥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作用,2010年第3季度的整体消费规模已恢复至危机前水平;产能利用率从2009 年中期的65%已增至今年1月的74%,其中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达76%。另一方面,中长期复苏有待房地产去杠杆及私人部门投资增长。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仍处在去杠杆进程,私人部门投资仍处在较低水平。
 
【兄弟省市外经贸】
福建政策给力大宗散货进出口
  福建出台《关于扩大福建省大宗散装货物进出口的意见》,《意见》推出多项具体措施扩大大宗散货进出口,包括加快大型散货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如为大宗散货进出口运载船舶提供“船舶零待时”和“7天24小时”服务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如省级财政在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资金中安排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实施优惠政策扶持,如散货码头项目建设用海,列入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海域使用金地方留成部分减征30%,等等。
 
【每周数据快递】
全球主要经济体动态
美国:制造业扩张,通胀压力显现。
  3月房地产市场指数创2010年5月来新高,显示市场信心回暖;PMI创新高,制造业未来将明显扩张。2月CPI、PPI受能源价格走高影响同、环比均超预期上升,价格有走高趋势;新屋开工及其环比分别创2009年4月、1984年3月来新低。
 
欧元区:景气指数续升,CPI走势平稳。
  3月ZEW经济景气指数持续上升,其中德国持续第6个月上升。2月核心CPI同比平稳。欧元区经济整体向好,但受能源价格影响通胀压力犹存,加息预期上升。英国2月季调后失业率不变,失业金申请人数下降。
 
亚洲: 亚洲国家纷纷加息抑制通胀
  印度去年来累计加息8次。新加坡今年1 月、去年12月CPI 同比分别升5.5%和4.6%。泰国1月的核心通胀率已涨至3.03%。韩国1月份CPI同比上涨4.1%。印尼1月CPI同比升7.02%。马来西亚1月通胀率升到2.4%。香港1月CPI同比升3.6%。越南面临亚洲最严重通胀问题:2月CPI出现两年来的最大升幅,同比大涨12.31%。标普3月报告称,亚洲经济体今年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抑制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促使亚洲央行进一步加息并采取新的资本管制措施。报告预计,亚洲经济今年的整体增幅将略低于2010 年。
 
全球金融市场以及国际初级产品市场走势
全球主要股市以及美元汇率走势
 
3月25日
较节前涨跌%
较年初涨跌%
香港恒指
23131.7
1.97
-2.10
日经指数
9536.13
3.58
-8.29
道琼斯指数
12170.6
2.63
4.28
纳斯达克指数
2736.42
3.51
1.67
标普500指数
1309.66
2.38
2.97
英金融时报指数
5880.87
1.79
-0.32
德DAX指数
6933.58
1.64
-0.80
美元指数
75.68
0.05
-4.43
欧元/美元
1.4174
0.11
6.07
美元/日元
80.99
-0.17
-1.45
 
国际初级产品市场走势
 
3月25日
较节前涨跌%
较年初涨跌%
RJ/CRB指数
357.03
2.40
7.28
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
1565.00
2.09
-12.81
纽约原油(美元/桶)
105.60
4.48
15.35
布伦特原油(美元/桶)
116.31
1.23
20.11
黄金(美元/盎司)
1445.75
1.87
1.91
铜(美元/吨)
9695.50
1.79
-0.45
锡(美元/吨)
31625.00
5.07
17.37
铝(美元/吨)
2596.00
3.51
5.49
锑(美元/吨)
15750.00
0.00
29.10
铅(美元/吨)
2730.00
0.29
5.53
锌(美元/吨)
2394.50
3.75
-1.56
镍(美元/吨)
27145.00
3.79
8.75
大米(10%)(美元/吨)
495.00
-1.00
-7.30
高粱(美元/吨)
229.00
1.33
5.53
 


【1】2006年由新加坡、文莱、智利及新西兰启动,致力于至2015年取消各签字国之间的一切关税。后来美国、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纷纷决定加入。
<返回上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 汕尾市商务局  粤ICP备05063439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52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   主办:广东省汕尾市商务局  电话:0660-3367493  地址:汕尾市香城路80号  

站点访问量:56217345 稿件访问量:9 统计代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商务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