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经贸资讯〔2011〕第46期(总第108期) |
||||||||||||||||||||||||||||||||||||||||||||||||||||||||||||||||||||||||||||||||||||||||||||||||||||||||
发布时间:2012-1-4 10:04:35 来源: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办公室 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所 | ||||||||||||||||||||||||||||||||||||||||||||||||||||||||||||||||||||||||||||||||||||||||||||||||||||||||
【每周外经贸热点】 2011世界投资贸易呈现失衡加剧趋势 2011年以来,世界投资贸易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力的影响下,总体呈现出失衡加剧的趋势,来年全球贸易、投资发展依旧阴霾。具体来看,2011年世界投资贸易发展呈现五大特征。 一是全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年内,欧债危机深度发酵、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持续高企、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日本尚未完全摆脱灾难影响,以及相关发达经济体民众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等等,叠加影响着世界进出口贸易增长。WTO最新报告指出,尽管201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量猛增14.5%,但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世界贸易增速明显放缓。WTO已将2011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预测值从7月的6.5%下调至5.8%,并明确称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世界贸易环境将具较大不确定性。 二是世界贸易发展继续呈现不平衡走势。主要体现在进出口不平衡、收支不平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三方面。尤其是有些国家政府主导的歧视性贸易政策增多,人为地为双边贸易平衡发展设置障碍,再加上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2011年世界贸易收支的失衡问题尤其明显。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手法不断翻新。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相继出台了诸如反倾销、大幅调高关税、征收绿色环境税等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分析人士指出,为了捍卫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公正认定与规范国际贸易法规已迫在眉睫。 四是多边贸易面临考验,WTO成员签订的双边及区域性自贸协议增多。WTO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WTO现有153个成员中,累计签署超过300项双边及区域性自贸协议;每个成员对外签订特惠贸易协定平均多达13项。虽然这些特惠贸易协定所涵盖的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6%,但WTO专家普遍认为,若任由这一趋势发展,全球贸易很可能陷入混乱状态,将主要表现在新贸易规则肆意增多,规模经济会遭到破坏,全球贸易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且此类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目的的特惠贸易协定,将限制服务业市场开放,不利于外国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公平竞争。 五是国际投资出现新特点。一方面2011年国际投资流向已发生改变。与2010年近50%的全球投资总流量流向发展中经济体不同,2011年大量的国际投资已从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撤出,并给这些地区带来汇率震荡、经济波动等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2011年国际投资与贸易中的非股权经营模式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新趋势,为发展中及转型期经济体增强自身潜在生产能力,以及快速融入全球市场和产业链带来了新机遇。 【外经贸动态】 广东出口人民币结算增长迅猛 截至2011年11月,广东省累计发生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6.62万笔,金额7971亿元,占全国总结算量逾三成。其中,2011年1-11月,全省发生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48874笔,金额5779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8倍和2.65倍,而其中的出口跨境人民币结算同比增速达到15倍,且截至11月末,全省出口结算占总结算量比重达18%,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广东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正朝进口和出口双向均衡发展。此外,广东的境外结算地域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11月,广东省已与境外9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2个。 人民币互换推动多边金融合作加快发展 截至2011年12月23日,中国已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中国香港、泰国和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的相关协议,总规模已达1.3万亿元人民币。专家指出,在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利率均现波动的情况下,开展货币互换可提高整个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同时,货币互换规模的扩大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标准语言”首现中国声音 世界海关组织(WCO)2012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该制度是WCO主持制定的商品分类目录体系,是一种国际公约性质的商品分类标准,有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标准语言”之称。在2012版修订中,“机场用登机桥”、“普洱茶”、“百合花”等我国具有竞争优势和贸易特色的产品成功列入,这是20年来我国提出的修订条款首次出现在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中。专家认为,该制度每4至5年大修订一次,一般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此次我国提出的修订并获通过,显示出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话语权的提升,标志着我国海关从国际规则的运用者向建设者迈出了重要一步。 ECFA即将启动第二阶段降税 国台办近日称按照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规定,纳入货物贸易早期收获的产品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第二阶段降税。这是ECFA货物贸易早期收获实施阶段,大陆自台进口产品降税幅度最大、涉及产品最广的一次降税,除30项现有税率在15%以上的产品将降至5%之外,超过早期收获产品总数94%的货物均将实现零关税。从具体产品类别看,即将实现零关税的包括大陆自台湾进口的冶金、医疗、仪器仪表和汽车配件的全部产品,农产品、轻工、化工、纺织、电子和机械等其他类别的绝大部分产品。 【国内宏观经济与产业要闻】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浅解 近期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将于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2007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同时废止。新《目录》在以下五个方面作了相应调整:一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加了鼓励类条目,减少了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同时,取消部分领域对外资的股比限制,有股比要求的条目比原目录减少11条。二是将高端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在鼓励类中,增加了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条目,增加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机电设备、电池回收处理条目,将汽车整车制造,多晶硅、煤化工等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三是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鼓励类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系统设备等条目,取消了新能源发电设备条目的股比要求。四是引导和鼓励外商投资现代服务业。增加了9项服务业鼓励类条目,包括机动车充电站、创业投资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海上石油污染清理技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同时,将外商投资医疗机构、金融租赁公司等从限制类调整为允许类。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此次修订中删除的部分鼓励类条目,在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时予以考虑。 我国装备制造亟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当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呈现非常明显的“大而不强”的特征,在以下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尚远。一是对进口的依赖过大。我国90%的高档数控机床、95%的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智能装备的对外依存度也高达70%。大部分机器人和工厂自动控制系统依赖进口,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基本由国外垄断。二是关键领域缺乏自有核心技术。如核电装备里的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仍依靠进口;燃气轮机,其中最核心的高温燃烧室的合资工厂都不建在中国。三是专利发明跟不上步伐。如在工程机械行业,美国卡特比勒公司有专利11000多个,国内的中联重科仅500多个;在发电设备行业,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专利有12000多个,我国哈电仅300多个。四是研发、进口技术消化等投入不足。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为2%,而国际均值超过10%,最高达30%;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60%是买软件、买仪器,而发达国家60%的研发投入在设计、试验等自主研发上;我国技术进口和技术消化的投入比仅1∶0.26至1∶0.36,远低于德国的1∶3.3,日本的1∶3至1∶7。 【国际经贸资讯】 新兴经济体形势严峻 与三年前的次贷危机中扮演世界经济救星角色相比,目前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潜在危机策源地。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断暴露出发达经济体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赖以快速增长的初级产品牛市走向终结,同时反危机措施副作用与宏观风险不断积累带来一系列综合性的难以调和的新矛盾。在金砖五国中,除中国是世界工厂外,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国经济对初级产品生产及出口的依赖性相当大。2011年以来,上述四国均经历了严重的汇率贬值、股市下跌和资本外逃。高盛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巴西、印度及俄罗斯等四国基金2011年外流150亿美元,为1996年来的最大规模。印度基金净赎出金额约40亿美元创新高;中国基金流出36亿美元,投资者亦分别从巴西及俄罗斯撤出22亿美元及3.26亿美元。 各国贸易保护对我钢管穷追猛打 我国无缝钢管是钢管产品的高附加值品种,但近来频受各国贸易保护之害。欧委会近日正式宣布对中国输欧不锈钢无缝钢管征收48.3%-71.9%的最终反倾销税,令我钢管企业出口雪上加霜。此前,俄罗斯已对中国出口到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冷轧不锈钢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巴西也对中国出口的钢管产品征收为期5年,每吨743美元(约合人民币4748元)的反倾销关税。近几年来,美国已对中国出口的多种钢管类产品征收“双反”税,包括环形焊管、薄壁矩形管、小口径管线用管、焊接不锈钢压力管、油井管以及无缝钢管等。各国的贸易保护已使中国出口钢管的数量大幅下降。2011年,我国每个月的钢管出口仅三四万吨,其中无缝管更是每月仅约一万吨。 【每周数据快递】 全球主要经济体动态 美国:基本面指标持续改善,短期内经济或出现快速增长。 11月房屋销售呈现微弱上升势头。11月耐用消费品订单继续上升,其中未完成订货量环比出现近14个月来的最快增速。11月领先指标升0.5%好于预期。三季度GDP同比为1.8%。近期申请失业人数继续下降到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欧元区:指标继续恶化,欧央行开始出手救市。 12月消费者信心继续恶化,10月建筑业继续下降,10月份经常项目赤字超过预期,经济仍在下降。欧央行进行首次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523家银行接受了欧央行利率仅1%共计约4890亿欧元的贷款。 新兴经济体:各国内部经济面出现分化。 2011年以来俄罗斯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是上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目前俄经济总量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最好水平。印度经济增速下降,居民消费和政府投资都已减速,企业信心显著恶化,通胀依然保持高位,印度卢比汇率面临贬值压力加剧。南非11月通胀率为6.1%,是近两年来首次突破目标区间上限。 全球金融市场以及国际初级产品市场走势 全球主要股市以及美元汇率走势
国际初级产品市场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