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了2022年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情况,汕尾市继2021年首次获得优秀等次后,再次获得优秀。
2022年,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各级河湖长责任持续压实,河湖“四乱”及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县级以上饮用水源优良比例均达到100%,万里碧道建设高质量推进,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面貌持续改观,治理综合效益加快释放。
一、坚持示范带动,河湖长主动担纲履职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巡河,牵头督导东溪、螺河等河湖治理,落实好河湖长制。全市各级河长湖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以决战态势持续攻坚水污染问题和河湖突出问题,在“有名”的基础上,持续发力,提档升级,河湖治理全面见效。建立市级河湖长岗位“AB角”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河湖长制考核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市委组织部将河湖长制考核结果纳入市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内容。健全部门考核机制,加大监督问责力度,推动河长湖长及部门履职尽责和各项工作落实。“党政领导、河长主导、部门协同、流域统筹、系统治理、齐抓共管”治水兴水大格局加快形成。
二、坚持上下联动,提升河湖治理水平
深入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颁布总河长令,“一令引领”全市河湖治理向纵深发展,提前一个月完成水利部交办8宗“碍洪”问题和38宗河湖“四乱”问题整改。持续做好河湖“清漂”保洁常态化。建立一年两次集中“清漂”机制,共投入清漂资金1424万元,清理漂浮物7.6万吨、清理河道长度2189公里、清理水域面积196平方公里。创新健全河长制工作联动机制。市河长办、市创文办强强联手,在创建文明城市“一月一主题”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河湖管理,制订《全市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常态化管理工作方案》。建立签订跨界合作协议机制,与揭阳签订鳌江保洁常态化工作机制,彻底解决跨地市河流管护工作。因地制宜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依托水系格局和地方特色,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陆丰金厢银滩、上海外滩、东溪河上英段等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碧道。
三、坚持协同推进,全力攻坚国考断面水质达标
全市各级河长带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以决战态势持续攻坚东溪河水污染问题,多次召开东溪流域河长会议。市河长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压实东溪河各级河长履职责任的通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实施“五个一”攻坚措施,着力推进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实现水质均值从Ⅳ类提升到Ⅲ类的重大转折性变化。2022年1-12月,我市5个国考断面地表水优良比例为100%,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全国前30位。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下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全市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对标对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常态开展整治、推进碧带网络建设、推动水经济发展等方面入手,推动河湖长制不断强化、走深走实,守护好河湖管护“最前哨”,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水务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