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投促系统抢抓机遇、担当作为,绘制出广州、深圳两市招商全景图,梳理出广深两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并积极组织团队上门开展敲门招商;紧密对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五金、家电等商协会,并建立常态化战略合作机制,推动大湾区更多中小制造业来汕考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全市各地、各部门也纷纷走出去精准招商,形成了自上而下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市领导外出招商共计963人次;创新举办“春蕾行·家乡情”乡贤恳谈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粤港澳大湾区累计举办12场乡贤恳谈招商推介活动;根据我市优势产业先后举办海洋经济产业大会、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林业产业推介会、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等4场大型招商活动;组团参加了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2023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等各类省级推介活动,截至目前,我市纳入省各类招商活动签约统计共有18个项目,履约率为55.6%。同时,坚持用好“三清单一平台”,建立与珠三角地区招商项目对接流转机制,并及时录入全市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招商政策等招商数据信息,在全国、全省大力推介,开展精准对接招商,还建立了市县镇三级贯通的招商引资项目数字化系统,从获取项目信息到项目落地全过程动态监控,形成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线索闭关管理。
提振精气神,奋勇争一流。李辉雄认为,实施“百千万工程”势必为我市发展撬动起巨大发展空间。他表示,市投促局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系列工作部署,抢抓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产业有序转移的“窗口期”、新一轮深圳对口协作等重大机遇,突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全程服务和统筹协调招商工作,紧盯目标一个一个抓推进,细化举措一项一项抓落实,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项目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奋力谱写汕尾招商引资新篇章。
一是大力探索与深圳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在队伍建设、业务培训、信息互通、渠道共享等方面广泛互动合作,并根据各自产业基础和发展重点,依托深汕合作拓展区、新材料产业园,协同开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海洋产业的互补招商,引进一批符合两市发展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优质项目,提升城乡区域产业竞争力。
二是深耕驻点招商工作,密切关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动向,积极与高校、研究机构、创业联盟、产业基金等深入合作,形成招商工作效能、专业化运作,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招商合力。常态化组织开展全市招商业务培训,推行招商人员跟班学习交流,邀请珠三角资深专业团队分享先进招商经验,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招商队伍。
三是对标省支持粤东西北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有序转移激励性政策,及时梳理出一批我市紧缺的产业政策清单,列明清单主体,并督促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及时整理制定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汇编,形成招商手册,进一步完善我市招商引资管理体制、工作流程、工作调度、评价机制以及项目决策规程等一系列全市招商引资指导性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更具规范化、制度化。
四是用足用好省的系列政策支持,完善各大产业园区基础性建设,加大开展土地收储力度,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主平台建设,提升全市产业承载能力;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客商、重点企业、重点线索“四个重点”,及时做好项目跟踪督导工作,当好项目后勤“保障员”,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形成更多的实物量和投资量。
汕尾日报记者 陈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