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如何进行分类分级
为依法加强统计数据管理,筑牢统计数据安全屏障,提升统计数据治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组织合法权益,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于2022年11月研究制定《统计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2022)》。
一、分类分级的范围
在开展统计工作过程中,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的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包括数字、图表、音频、视频等)都需要进行分类分级。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数据不再需要分类分级。
二、分类分级的步骤
统计数据采取先分类后分级的方式进行分类分级。
(一)统计数据的分类
统计数据分为基层数据和综合数据。
基层数据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从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住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获取的各种电子或其他方式的统计资料,包括个人数据、分户数据、企业(单位)数据、项目数据和其他基层数据。
综合数据是指对基层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推算等加工处理形成的总量、结构、速度、比例、均值、指数等数据,包括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经营数据,以及人口、投资、能源、科技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统计数据。
(二)统计数据的分级
根据统计数据的重要性、精度、规模、安全风险等关键要素,将统计数据安全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级别。
1.核心统计数据是指对领域、群体、区域具有较高覆盖度或达到较高精度、较大规模、一定深度的重要统计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直接危害政治安全。主要包括:
(1)关系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重要统计数据;
(2)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的重要统计数据;
(3)覆盖范围达到全国规模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基层数据;
(4)经评估确定为核心统计数据的其他重要统计数据。
2.重要统计数据是指特定领域、特定群体、特定区域或达到一定精度和规模的统计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直接危害国家安全、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公共健康和安全。主要包括:
(1)涉及粮食、资源、能源、科技等重要领域和国家级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有关基层数据和公开发布前的综合数据;
(2)涉及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有关基层数据和公开发布前的综合数据;
(3)涉及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的重要工农业产品分品种产量、产能等统计数据;
(4)覆盖范围达到省级及以上规模的基层数据,以及能够推算得到省级及以上总量数据的抽样调查样本数据;
(5)经评估确定为重要统计数据的其他统计数据。
3.一般统计数据是指核心统计数据、重要统计数据以外的统计数据。
4.同一数据类别含不同级别的统计数据时,按照其中最高级别进行定级。
三、分类分级工作的管理
统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统计数据及其处理活动的新情况新要求和外在风险的变化,对统计数据类别和安全级别进行动态审核和更新。
为依法加强统计数据管理,筑牢统计数据安全屏障,提升统计数据治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组织合法权益,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于2022年11月研究制定《统计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2022)》。
一、分类分级的范围
在开展统计工作过程中,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的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包括数字、图表、音频、视频等)都需要进行分类分级。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数据不再需要分类分级。
二、分类分级的步骤
统计数据采取先分类后分级的方式进行分类分级。
(一)统计数据的分类
统计数据分为基层数据和综合数据。
基层数据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从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住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获取的各种电子或其他方式的统计资料,包括个人数据、分户数据、企业(单位)数据、项目数据和其他基层数据。
综合数据是指对基层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推算等加工处理形成的总量、结构、速度、比例、均值、指数等数据,包括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经营数据,以及人口、投资、能源、科技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统计数据。
(二)统计数据的分级
根据统计数据的重要性、精度、规模、安全风险等关键要素,将统计数据安全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级别。
1.核心统计数据是指对领域、群体、区域具有较高覆盖度或达到较高精度、较大规模、一定深度的重要统计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直接危害政治安全。主要包括:
(1)关系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重要统计数据;
(2)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的重要统计数据;
(3)覆盖范围达到全国规模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基层数据;
(4)经评估确定为核心统计数据的其他重要统计数据。
2.重要统计数据是指特定领域、特定群体、特定区域或达到一定精度和规模的统计数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直接危害国家安全、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公共健康和安全。主要包括:
(1)涉及粮食、资源、能源、科技等重要领域和国家级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有关基层数据和公开发布前的综合数据;
(2)涉及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有关基层数据和公开发布前的综合数据;
(3)涉及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的重要工农业产品分品种产量、产能等统计数据;
(4)覆盖范围达到省级及以上规模的基层数据,以及能够推算得到省级及以上总量数据的抽样调查样本数据;
(5)经评估确定为重要统计数据的其他统计数据。
3.一般统计数据是指核心统计数据、重要统计数据以外的统计数据。
4.同一数据类别含不同级别的统计数据时,按照其中最高级别进行定级。
三、分类分级工作的管理
统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统计数据及其处理活动的新情况新要求和外在风险的变化,对统计数据类别和安全级别进行动态审核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