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人口普查的时点?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2010年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什么?
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与历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1.凡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国境内的自然人,无论是大陆常住人口、港澳台侨人员还是外国人,原则上都属于人口普查对象
2.在中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包括驻外领事馆人员、出国留学人员、外派劳务人员等,属于人口普查对象
3.已经在境外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属于人口普查对象
4.来华出差、旅游等在中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不包括在人口普查对象范围内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原则是什么?
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普查对象应当在什么地方进行人口普查登记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普查标准时点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普查对象。
(1)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相同的人员,只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2)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同的人员,除在现住地登记外,还需在户口登记地登记相应信息。
(3)户口待定的人员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4)居无定所的人员在普查标准时点的居住地进行登记。
(5)境外人员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2.普查标准时点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普查对象,由其出国前居住的家庭户和集体户申报登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不同的普查表式填报的内容有所不同,其中普查表短表共有18个项目,按户填报的有6项,按人填报的有12项。项目内容反映了人口基本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户的基本情况等。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的普查表短表共有11个项目,包括人口基本情况、来大陆或来华目的、居住时间、受教育程度和行职业等。
普查表长表共有45个项目,按户填报的有17项,按人填报的有28项。除了短表的项目内容外,还反映了人口的迁移流动、身体健康状况、就业状况、妇女生育状况和住房情况等。
死亡人口调查表共有8个项目,反映了普查标准时间前一年内死亡人口的基本情况、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
人口普查登记资料会成为处罚的依据吗?
不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的有关规定,人口普查取得的数据,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对各级行政管理工作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人口普查与公民的切身利益是什么?
本次人口普查采取的是“见户登户、见人登人”的方法,每个公民除了积极主动配合普查、真实准确申报普查信息外,还要配合公安机关搞好户口整顿工作。因为户口整顿工作是人口普查的重要步骤,是搞准普查数据,保证人口数据不重不漏的重要环节。公安机关的户口资料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有人没有户口、人亡没有销户、一人多户口和户口信息不准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将导致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难度的增加,影响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影响国家的有关“人本”政策的制定和兑现,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导致公民个人的切身利益受损。如果没有户口资料,公民就办不了身份证,影响公民出行、就学、就业(创业),办不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国家的福利政策将无法享受。
人口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在执行人口普查工作任务时,应主动出示证件。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有权查阅普查对象的户口与暂住登记情况等相关人口信息资料;有权要求普查对象更正其普查表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向各级人口普查机构检举单位和个人在人口普查中的违法行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必须认真履行对报表填报过程中知悉国家秘密和被调查者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普查所得数据不得作为对单位或政府部门政绩考核的依据,也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如有违反,将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人口普查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人口普查对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
人口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人口普查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人口普查对象拒绝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或者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人口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人口普查对象阻碍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3375133,接受社会各界对普查中单位和个人违法行为的举报和监督。对虚报、瞒报、迟报、拒报普查资料的单位和个人,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惩治和处罚。
什么是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间,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
人口普查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通过人口普查,可以查清全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基本情况,还可以查清人口的社会特征、家庭特征、教育特征、经济特征、住房状况以及普查标准时间前一年人口的出生死亡状况等。目前,世界各国的人口普查在时间、内容、方法上逐渐趋向一致,使人口普查资料更具有可比性。
人口普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普遍性。人口普查是按地域性原则进行登记,某个地域范围内的全部人口都要参加普查登记。
2.个别性。人口普查登记以人为单位,要按照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逐人逐项地填写普查表。
3.标准性。人口普查必须以一个特定时间为标准,全国同时进行调查。不论普查员实际入户登记时间在哪一天,登记的都是标准时间的人口状况。
4.集中性。人口普查工作必须在中央的集中领导下,按照中央一级普查机构的部署去组织实施。
5.统一性。人口普查工作要全国严格统一,包括统一的普查方案、统一的普查表、统一的填写方法、统一的分类标准、统一的工作步骤和进度等
6.定期性。人口普查总体上是一种静态调查,不能反映人口的变动情况,因此应该定期进行,世界大部分国家规定每隔五年或十年举行一次人口普查。
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是最基本的国情,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做好民生工作,都需要有详实准确的人口数据,而人口普查就是取得人口数据的重要途径。定期开展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查清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变化,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步伐加快,全球人口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国为了应对挑战,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都对人口进行普查。2005年以来,世界上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人口普查,另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开展人口普查。我国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调整,人口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变。这期间,虽然每年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还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但总的来说,对人口状况掌握的还不是很全面,需要通过人口普查进一步把人口情况摸清楚。
在新的形势下开展人口普查对于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区、各部门编制“十二五”规划需要掌握人口这一重要的国情国力信息。制定人口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民族政策等需要详实可靠的人口数据。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通过人口普查进一步摸清进城务工农民和流动人口的规模、构成和流向等情况。真实的人口统计数据还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就业,还是提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需要对详实人口数据进行分析。
普查对象应当在什么地方进行人口普查登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普查标准时点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普查对象。
(1)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相同的人员,只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2)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同的人员,除在现住地登记外,还需在户口登记地登记相应信息。
(3)户口待定的人员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4)居无定所的人员在普查标准时点的居住地进行登记。
(5)境外人员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2.普查标准时点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普查对象,由其出国前居住的家庭户和集体户申报登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采用什么方法?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
人口普查登记就是普查员在对每一户进行深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入户询问,将本普查小区中的每一个普查对象的情况如实地登记到普查表上。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是前几次人口普查的经验。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方便群众进行普查登记。入户登记一般采取预约登记的方式,可以减少群众等候的时间。二是便于群众申报,可以保护申报人的隐私,减轻申报人的顾虑。三是可以提高普查登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入户进行询问调查,可以判断申报人申报的情况与实际是否有出入,便于发现是否有瞒报和漏报人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