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特意带小孩来非遗馆逛,这能让他们了解到汕尾的一些传统文化,还蛮有意义的。”来自汕尾城区的吴先生说。
近日,汕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热闹非凡,各式文化艺术瑰宝汇聚一堂,成为广大市民旅游打卡的网红“景点”。
走进展示馆,仿佛置身于汕尾文化的海洋。这里汇聚了汕尾地区丰富多样的非遗“宝藏”,从古老的戏曲到精美的手工艺品,从独特的民俗风情到传统的道具制作,每一件展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戏曲脸谱、五色狮模型、甲子英歌迷你模型……在展示馆内,市民游客们能够零距离感受传统非遗的匠心之美。
此外,展示馆还通过图文展板、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详细介绍了汕尾市非遗保护成果和传承发展情况。近年来,汕尾市大力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项、省级30项、市级75项。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现了汕尾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也成为了推动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
据了解,该展厅总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800平方米,共分为上下两层。展示馆深挖汕尾市非遗特色,以“环境中的人”为线索作为叙事逻辑,通过“发生—发展—繁荣—传承—创新”的关系,设置展览内容和动线,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汕尾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根据场地的空间条件以及汕尾的非遗资源特点,并结合汕尾海洋文化特征显著的特点,该展馆以“海”为题,分为六大部分进行展示,分别为序厅,“因海而生”妈祖文化展示区,“向海图强”传统戏剧、舞蹈、体育、音乐、民间文学展示区,“海陆丰饶”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展示区,“海陆安澜”传统习俗展示区、互动体验区以及尾厅和文创区,参观流线全长190米。